大型设计院中CAD协同设计平台的实际应用场景
建筑专业设计师A
结构专业设计师B
建筑设计师A在AutoCAD中完成平面图(JZ_P01.dwg),上传至协同平台。
平台自动生成版本记录,图纸状态变为“待结构引用”。
结构设计师B收到系统提醒,打开自己的结构图(JG_S01.dwg),发现其中引用了建筑图的外部参照(Xref)。
平台自动同步最新的Xref文件,B可以基于最新建筑图进行结构布置。
若建筑图后续有变动,系统自动提示结构专业“引用图有更新”,避免出错。
✅ 痛点解决:
避免结构专业基于旧图作业
减少Xref路径丢失、引用不清等问题
设计师C(暖通专业)
审核人D(暖通专业负责人)
C完成施工图(NT_C01.dwg),上传至平台并发起“审签申请”。
D在协同平台在线打开图纸,使用浏览器插件进行查看与批注:
在图中标注“风机型号标注不一致”
添加文字批注“检查设备编号一致性”
C收到审核意见,图纸状态变为“退回修改”。
修改后重新上传,D审核通过,系统自动将图纸状态变更为“已签发”。
取消线下纸质审图和手工签字流程
所有批注和审签操作留痕可追溯
项目经理E
E在平台中新建项目“X小区住宅楼”,创建建筑、结构、水电、暖通等专业子任务。
分配各专业负责人,设定任务起止时间、成果交付节点。
每位专业设计师上传图纸后,系统记录上传时间、状态(草图/初设/施工图)、版本。
E可在任务看板中查看所有专业图纸状态:已完成、待修改、超期未提交。
可导出图纸清单与设计进度表作为月度汇报资料。
避免任务安排混乱
提高项目过程透明度与效率
外协单位F(施工图外包)
内部管理员G
G为外协单位F开通临时访问权限,仅可查看与编辑特定项目的部分图纸(如水电图),其余项目隐藏。
禁止F下载原始DWG文件,仅允许在平台上在线编辑与批注。
所有F的操作(查看、编辑、导出)都有详细日志记录。
项目完成后,一键回收权限并归档相关记录。
防止外包人员擅自下载、传播图纸
保护知识产权和项目敏感信息
资料员H
在项目结项阶段,H在平台中点击“一键出图”,平台自动收集项目中所有签发图纸。
图纸根据专业、图号、设计阶段自动归类。
支持批量导出为PDF、DWF格式,或直接打包为DWG格式。
同时生成图纸清单EXCEL表格,供施工单位备案。
减少人工收图、分类工作量
确保出图完整性与一致性